阅读历史 |

第八十七章 废三公,诛孔融 (第1/3页)

加入书签

虽说比孙权慢了一步,但曹操到底也是意欲将手伸到荆州了,这倒不是因为曹操瞻前顾后贻误了时机,实在是有太多事要准备在前,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袁绍死后,再无人能与曹操争这第一人臣的地位,一个司空已经匹配不了曹操今时今日的权势了。于是携一统北方之势的曹操以选举不实为由罢免了司徒赵温,继而废除了自光武以来一直沿用的三公制,重置丞相,并自任这百官之长,又设御使大夫为丞相的副手,让奉命持节罢免了赵温的光禄勋郗虑担此高位,负责监察百官。

郗虑少受业于大儒郑玄,却不以通儒术而见长,反而深谙官场上的察言观色之道。自曹操任司空以来,群臣震服,唯有孔融常出言偏激触犯曹操:曹丕纳甄氏时孔融就写信讥讽;曹操远征乌桓归来后,孔融又借着恭贺之名上表说:“曹公远征使海外萧条,一定是想将昔日肃慎人不进贡楛矢和丁零人偷盗苏武牛羊的罪一并惩处了。”,这话中极尽揶揄之意,暗批曹操穷兵黩武兴不义之兵;最近曹操因战乱导致的饥荒而上表请禁酒,孔融又站在了对立面,且言辞傲慢无礼。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曹操虽暗中嫉忌孔融之言,怕其阻抗自己的大业,表面上也只好装着容忍。郗虑揣摩出了曹操的心事,又加上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