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章 想念书的孩子和猎头税 (第1/6页)

加入书签

“老鱼,要不,咱也让孩子去念书吧。”

“都十三了,这时候再念书,晚了吧?”

“你啊,仓库义学念书的孩子十四五的都有,别自欺欺人了。”在这个时代,十四五岁,真心不能再说是孩子了,不少已经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了。

“老贾,你家大狗子也有那意思?”

“哎!孩子就算不说,心里咋想的,我还能不知道?这阵子跟在咱们打猎,心不在焉的。当初一起习武、玩耍的几个伙伴都到仓库义学了,差不多就咱两家的娃……”

“那就……去呗!”老鱼狠狠心,“咱自己打猎又不是不行,少两个娃而已。”

“我看也是,不识字也不会算数,将来会被人瞧不起的。”这人啊,就怕比,尤其是在一起住的伙伴。

学文化有没有用,我国千百年来的传承,有文化的人,那是高人一等的。前清的时候,一个童生(秀才都不是),走在乡间,都是泥腿子高山仰止的货色呢。

当然,对劳苦大众来说,念书?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吃都吃不饱,没钱啊。

可是呢,自从包大壮弄出个仓库义学,四水堂的大小孩子去念书的,越来越多了。开始,从七八岁的孩子,现在,十四五岁的孩子都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