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0章 新式码头 (第3/6页)

加入书签

车兜正前方十丈是座木制架子,架子的滚筒上缠绕着胳膊粗细的缰绳。

架子旁有个大大的轮子,两头牛在前面拖动轮子转动,身后那车兜形的机具就会向前推进挖土。

牛前行一丈,车兜差不多能挖凿一丈。

车兜挖凿二三十次,差不多一丈水渠就初步成形。

照此进度,眼前这几十个一共,要不了十日便能挖出一里的水渠,速度快到令人咋舌。

马周:“这是敬刺史设计的机具,叫做‘铲车’,用来挖渠、凿地基最省事了。三十名役工外加两头牛,每半月便能挖出一里的水渠。”

长孙皇后:“这条水渠一共多长?共有多少役工?”

她的内心再次泛起滔天巨浪。

三十人半月挖凿一里,这可比普通的工程高效了几十倍不止。

马周:“这样的‘铲车’共打造了十套,差不多三百人在围绕它们劳作,剩下的还有筑坝的、运土的,一共千名役工。整条河渠全长八十里,预计入冬前完工。”

他顿了顿,继续道:“明年开春就能通航,不光能灌溉两岸的农田,还能大大提升云丘山到码头的运力。”

这话一出口,长孙兄妹再度震惊。

按照大唐的效率,这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