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5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第1/5页)

加入书签

时光如梭,飞速流逝。

百年看似长久,但实则不过是一瞬。

王屋山上空,杨启峰徐徐讲述着粗浅的修炼法门。

要论对道的认知,杨启峰不认为自己能够超过其他先天神圣,道行上面这是杨启峰的短板,可要论对大道的阐述,这就是杨启峰的强项了。

毕竟经历过后世,各种修炼法门大爆炸的年代,杨启峰懂得实在是太多。

但这不能够直接传授,杨启峰不会打乱洪荒进程,把后世显赫的道经拿出,比如说最著名的道德经。

此物在此刻出现,非但不是好处,反而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德和位不符,这就造成严重的后果,宛如一介草民悍然称王,这就是德和位不符,王位岂能是无名之辈图谋的。

但当你拥兵百万,战将千员,雄踞北方,祭天称王水到渠成,天下称赞,这就是德和位相合。

要拿出道德经,杨启峰必须具备着八星级的实力不可,甚至是为此还要和三清结下大仇。

杨启峰讲道只传意境道行,犹如写作该怎么写,具体就是开局,铺垫,过程,高潮,结束等等,但具体如何开局,如何铺垫,却是只是粗略的讲解一下带过。

这就是杨启峰能够做到的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