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参军入雁门 (第3/7页)
不得出击,匈奴的骑兵连续多次攻打掳掠边境,都不能对赵国的大军就无法造成丝毫威胁。
而另外一边,在避开匈奴骑兵锋芒的同时,李牧却在不断完善边关的烽火预警体系,监视匈奴动向,一边坚持在军中犒劳士卒,改善军中士卒伙食,每日都宰杀牛羊做士卒的伙食,同时也加强军士的训练,为赵国训练了大批强悍的弓手骑兵,准备着痛歼匈奴。
就这样,匈奴的骑兵越来越自大,都以为赵国的边军是怂包,而赵国的边军却在李牧的训练下越来越强,局面逐渐对赵国有利……
只是老天和李牧开了一个玩笑,李牧第一次驻守雁门,还在积蓄力量寻找时机,还不等他立功,赵王就听信谗言,觉得李牧太“怂”,有损国威,直接把李牧撤了,换了一个勇猛激进的主帅来到雁门与匈奴骑兵硬碰硬。
新的主帅到来数年,和匈奴连战连败,不仅损兵折将,大费赵国钱粮人马,而且雁门代郡两地的局面丝毫未变,百姓还是受匈奴之苦,赵王受不了了,感觉还是李牧镇边靠谱,虽然有些“怂”,但至少还能守得住局面,这才又大费周折,把李牧请出来,第二次镇守雁门代郡。
此刻,既然雁门关的大营之中已经有消息传出,想必李牧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这些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