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六章 驼车改进版 (第1/7页)

加入书签

刚一看到道器篇中驼车的设计图纸时,雷长夜第一个念头就是诸葛亮曾经发明的木牛流马。不过他对于木牛流马的记忆还停留在三国演义里神乎其神的描述。如今这个时代没有三国时代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也不传于世。

但是经过仔细阅读墨子五行记才发现,这套机械实际上是从鲁班为其老母制造的木车马之法改进过来的。

史传鲁班的木车马“机关具备,一驱不还”,非常符合雷长夜对于沙漠穿越工具的期待。而这种驼车的设计除了木车马本来的装置之外,还设计了驼蹄这种为了穿越流沙表面而特有的设计。

鲁班木车马的马身改成了骆驼的前半身,而车厢上的车轮也全部去掉,以木制的驼蹄和驼腿替代,整个驼车的外形看上去犹如一只长了二十四条腿的长骆驼,一只加长版的“沙漠之舟”。

骆驼本身的身体结构就特别适合载人驮物横穿沙漠。驼车把骆驼的身体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强化,同时载货能力也增加了很多。如果能够研究出驱动驼车二十四条腿前进和转向的核心法阵驱动装置,每一辆驼车可承载一百石的重量,相当于六七只骆驼的承载量,这带来的运输便利是所有商人梦寐以求的。

雷长夜花了一整夜时间研究驼车上的法阵核心。这是几个奇阵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