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七十章 生命意义 (第3/6页)

加入书签

褓之时便被人遗弃在寺院门口,打记事起贫僧就是僧人,不知生身父母是何人,也不知自己姓甚名谁。”

眼见释玄明给出这样的回答,长生暗暗松了口气,释玄明的这番回答可谓妥当至极,既坚守了自己的立场,亦说明了自己的苦衷。

果不其然,听释玄明这般说,老城隍的脸色略微转晴,“既然如此,也就不能怪你拔本塞源,数典忘祖了。”

听得老城隍言语,释玄明心中多有纠结,好在他满脸是血,脸色的变化便不易被察觉。作为佛门弟子,对于诟病佛门的言语,他自然不爱听,但他也无法出言反驳,因为按照儒家礼教,改变自己的姓氏,舍弃自己的父母,的确是拔本塞源,数典忘祖。

“若是机缘到了,你是否会还俗?”老城隍再问。

类似的问题此前的阴官也曾经问过余一,阴官之所以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无疑是在阴曹地府看来,绝后是天大的罪孽,释玄明知道自己如何回答老城隍才会满意,但他却不愿谎言相欺,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愁恼摇头,“我不知道。”

释玄明身受重伤,直身站立本就很是勉强,此番摇头直接令他头重脚轻,天旋地转,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老城隍见状急忙上前扶住了他,一改先前的厌弃冷漠,和声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