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章 复仇与否 (第3/11页)

加入书签

表情,白庸连忙补充解释道:“公羊家之所以提出大复仇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在中古时期,天下无道、政治失序、诸侯相灭、君臣相杀,社会生活中缺乏最基本的公义,故灭人之国、绝人之世、杀人之父、残人之子者比比皆是,社会中的怨毒仇恨极深。在这种情况下,京州天子已丧失诛绝的公权,不能通过合法的政治力量来解除社会中的怨毒仇恨,而社会中的怨毒仇恨如果不化解,人们即不堪在此极度不公的社会中生活。为解决此一问题,公羊家提出了大复仇论,赞同通过复仇的方式来恢复社会中的正义,使人类历史不致因为政治失序而陷入完全的不义与邪恶。”

听了这番胡,其他人都露出恍然的神色,只有上官婵不满的瞪了一眼,经他这么一解释,大复仇论的冲击性就下降了不少,这可不是她要的结果。片面引用经典,误导他人向着自己要的方向理解,这可是摇笔杆子的人常用的手段,你要说引用的话错了,那肯定是没有错,只是被理解错了。

受了上官婵的威胁,白庸连忙补充道:“中古诸子百家争鸣,那时候的学派绝不像近古时期被强行篡改只为帝王服务的迂腐儒学般懦弱,都是有一些真本事在的。相互间的较量不是一碰面就靠嘴皮子来耍帅,否则就算出去也在人前抬不起头。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