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先打 (第1/7页)

加入书签

从结构特征分析遗迹,主要就三类,穹隆、通道、洞窟。

在罗斯的认知中,当年埋葬第三纪文明的力量,极具机械意志的特征。具体些说就是不怎么动脑子,照章办事。

比如:但凡存在的人工造物,一律加盖。

于是不仅仅城镇,就连城镇间的道路,甚至农庄的大水渠,篱笆墙,水塔、风车什么的,也都被变相的保护起来,就像专门为之造了间屋,然后才全面填土,将之埋在深深地下。

那些对应大城市、超大城市的穹隆,为了稳定性,划分出区域,进行切割,就像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体系中打出隔间一般。

因此伊莎贝拉嘴里的‘隔壁’,的确是隔壁,数十米宽的岩层,隔开了彼此,这种切割很彻底,且同样具有机械意志风格。

比如说一条路,沿着中线,被岩石绝壁斩成左右两片,并且令其边缘和绝壁之间,保有数十米宽的距离,让人轻易就联想到剁肉刀一刀狠劈,将一段带骨肉彻底剁开。

所以遗迹的边缘往往是不知几许深的断崖深壑,眺望对面只见岩石绝壁,给人一种鬼斧神工、天人造就的震撼感。

起始穹隆由于安装水流竖井等工程,已经完成了毒气清理和压制,因而显得人畜无害,甚至还架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