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6章 工具人 (第1/8页)

加入书签

李卫东多要了一个去美国的名额,自然是打算留给何安安的。

去年夏天,何安安在首都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并没有选择继续出国进修,而是直接参加了工作,被配备到了外交部。

当然,能分配到这样的单位,也与何安安家庭背景有一定的关系。

何安安是学日语的,所以进入到外交部后,直接去了亚洲司工作。

李卫东也不知道,何安安有没有时间接电话,于是便给传呼台打了个电话,发了一条传呼信息给何安安。

京城早在1985年就有了寻呼台,只不过当时一台bp机要上千块,这种售价是普通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所以在八十年代,国内的无线寻呼业务基本没啥发展。

1990年的亚运会是个转折点,京城开始大力发展和推广无线寻呼,使用bp机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

只不过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自动寻呼台,而且也没有汉字寻呼服务,bp机上只能显示对方的电话号码。

1992年,bp机也算是一种新鲜时尚的东西,那时候腰里别着一台bp机,会引来周围羡慕的目光。

李卫东等了十几分钟,他身边的电话便响了起来。

听到李卫东的声音后,何安安开口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