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参考资料:宋朝才开启了老百姓的三餐制 (第1/3页)

加入书签

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三餐》有了新的认识。“一日三餐”对今人是平常事,对古人来说,到了宋代才普遍起来,原先是一日两餐制,上午下午各一餐。在此之前,只有大户人家才一日三餐。

三餐是再普遍不过的了。三餐在街巷,在居家,三餐有小吃有特色,有手工和技术,有心有意有感情,在当下回家吃饭赋予了三餐新的内涵。

先来看宋人对饮食的讲究,“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对饮食的精致追求,促使宋朝社会诞生了花样繁多的美食,《东京梦华录》“饮食果条”,《梦梁录》“分茶酒店”条、“面食店条”、“荤素从食店”条、《武林旧事》“市食”条,都罗列了长长美食、小吃、点心名单,数也数不过来,堪比当今的五星级大酒店的食谱。

宋朝粮食产量的剧增,使得“中国硕大的沙漏倒转了”。宋代人口出现急速增长的趋势,开国初年,全国人口约5000万人,到200年后的公元1200年已经超过1亿,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亿级人口的庞大帝国。

发生在10世纪的这场“粮食**”,对中国历史演进的意义非同小可。从此之后,统治者失去了对外进行土地和人口掠夺的“刚性需求”,与汉唐相比,宋人的“血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