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八章 其他东西 (第1/6页)

加入书签

一定会有人感触类似的经历比如。看到某某影视剧或小说的情节。明明应该放开防备大家同仇敌忾就渡过难关了,偏偏各自为政又各怀鬼胎最后自相残杀功亏一篑,甚至干脆明明合作就能成功的事,一败涂地。这时的感受就是真特么弱智,心胸狭窄,多可惜?怎么一个个就不长脑子?就不能给一点点信任?破坏团结自私自利导致失败的一个,总会遭到鄙视唾骂。坚持团结到最后功败垂成的一个一定是主角,会为他惋惜。当然,这是很正常的感触。好一点的会认清现实反思,也许以后也会碰到大大小小类似的事,要避免。差一点的会开骂,太小白太弱智,不符合实情。可其实,角度不同而已。真正身临其境一丁点的细节都影响你的情绪从而影响你的判断,更别说上帝视角是不会背负任何情节中人物背负的背景,责任,以及压力。从而也就无法真正做到完全的判断。不能说最好,也不能说折中,应该说最合适的办法是什么?就是考虑到这种互相合作又互相猜忌的情况,包含进去,怎么可以尽量大前提大方向合作,将猜忌自私自利规范在可控和可承受范围之内,才是面对现实去解决的态度。而且之所以不能说最好,也不能说折中。折中就意味着和稀泥。和稀泥不是不好,但某种情况下等同于回避。如果面临不能回避的问题,和稀泥就是祸乱根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