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第一百六十九节 困局 (第2/7页)
另外一支则主张在中原可以有限介入,比如占领濮、曹二州,支持袁氏取得宋、陈、许三州,尝试与蔡州袁氏建立起同盟,共同抗衡大晋,同时在淮南进行整合,取得和州和舒州,进一步巩固淮右在淮南的根基,确保有雄厚的钱银资源来支持淮右在中原的地位,同时选择有利时机,伺机重夺申光二州。
这一支以王邈、梅况、柴永、骆成淦等人为代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相对保守,但是却提出了要在南面展开战争。
从内心来说,崔尚是倾向于激进派中的第二支,即在北面展开有限攻势,取得濮曹二州,避免与沙陀人直接冲突,而与袁氏结盟,主要在南面来拓展局面,打好基础。
因为在他看来,南面的情况要远好于北地,无论是和州还是舒州,亦或是申光二州,本身条件就不差,周边形势也不算有多么恶劣,这些地方只需要拿下之后稍加经营,就能迅速变成鱼米之乡,而淮右的军事实力也足以保证这些地方的安全。
但他也清楚即便是这个看起来相对保守的构想也还是有一些激进风险在其中,像要夺申光二州,势必就把南阳列入敌人,而如果要取和州,肯定引来李吴的敌视。
可以说以上三个观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隐患难题,就像第一个较为保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