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友好交涉 (第1/15页)

加入书签

第六十二章

萧云上高中的时候, 同学请客去唱,他发现现场最活跃的人并不是买单的人,一部分同学紧密团结在这个最活跃的人周围,另一部分人只跟买单的同学玩,还有两边不靠只跟着混吃混喝的, 明明是坐一个教室的同学, 同一批人在校门外居然会有这么多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当时就觉得人若是组成了团体还真是挺有意思。

高三毕业季,考完了大家疯狂集会,一群喝醉的高中生跟社会人士发生冲突,最活跃的同学还没开打就萎了,买单的同学很明智地立即报警、找来经理解决冲突,才满18岁的萧云便意识到小团体中的核心领袖人物对于团体的重要性……即使是非常松散、毕业就“分手”的高中同学团体, 没这么个核心人物也不行。

进入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 萧云的感受更深,兴趣小组也好、或游戏爱好团体也好、乃至是学生会干部团体, 领导者对团体的影响都非常明显。

于是大二的时候萧云便勇敢地加入学生会,与一帮学生干部打起了交道、提前学习社会经验, 或者说, 学习怎么从别人组织队伍的经验中偷师、顺带琢磨着怎么在不坏了规矩的前提下合法坑人——可别小看了大学生干部, 这帮人内部那是啥勾心斗角都有,要是混了个“官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