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 (第1/13页)

加入书签

向德明(尚书令),刘继昌(吏部尚书)、李继隆(枢密使)、慕容德琛(尚书左丞)、郭仪(兵部尚书)、寇准(迁都察使)、向敏中(迁财政使)、徐士廉(刑部尚书)、王钦若(中书侍郎),这九人乃是端拱元年初时,政事堂的宰相分布,也基本代表着整个朝廷的权力结构分布形势。

然而,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这个权力结构就支离破碎,这些站在帝国权力尖端的风云人物,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陆续离开,让出位置,交还权柄。

这是一个君进臣退的过程,整个过程谈不上平静,甚至本身就意味着混乱与失序,但事实上就是,政事堂的更新换代,一直很平稳,平稳到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这背后折射出的,自然是端拱皇帝低调而强大的掌控能力。

刘继昌、徐士廉二相公的倒台及去职勿需再言,端拱二年夏四月,乐平公、枢密使李继隆病逝于家中,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李继隆毫无疑问是大汉帝国军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开宝-雍熙-平康-端拱四朝元老,时代洪流都冲刷不走他的光芒,而中流砥柱乃是他在康宗朝最恰当的评价。

他有一个不错的出身,年纪轻轻又受世祖大公主刘葭的垂青,驸马也没有成为他释放光彩、展现能力的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