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章 神秘的山长 (第2/7页)

加入书签

结果这样一来,一下子就搞成了王,陆二人的影响,影响力必然是再上了一个台阶,隐然已经抛开了其余人,开始向着儒家当中的宗师,领袖转变了!甚至有人专门写诗来贺:\n 天下无人不识君!\n 其余的鸿儒嘴上不说,心里面肯定十分介意。俗话就说得好,文人相轻。文人好名那是必须的,所谓“淡泊名利”这四个字是谁原创的?那是诸葛亮的“诫子书”里面首先提到的:\n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n 而诸葛亮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这番言论的呢?他老人家要死的时候,写给7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咳咳,诸葛亮临终之前,大家估计都知道是什么情况,声望之隆可以说是海内海外无人不知,权势之重……可以说是几乎把刘禅都完全架空了!\n 到了这时候来说什么“淡薄”“宁静”,诸葛先生真的是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啊。他老人家要真的是淡薄宁静,那么刘备不要说三顾茅庐,三十顾茅庐,三百顾茅庐也不管用嘛……最后提一句,孔明先生逝世的时候五十三岁,唯一的亲儿子诸葛瞻才七岁(长子诸葛乔是抱养哥哥的),这个,咳咳咳,也是颇为龙精虎猛了呢。\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