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章 唇枪舌战下 (第1/9页)

加入书签

第九十三章 唇枪舌战(下)

“何为外儒内法,打个比方,人们出为什么穿衣服?就是为了遮掩自己的身替,儒家就是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没有儒家我们就要赤的出,失了礼数和廉耻心。法家属于人的身体,重要但是不能赤的外漏出来,所以必须要找个可以遮掩的衣物。儒家为人处世提倡中庸之道,治国主张德治天下,百姓们都能接受这些。统治者看准这一点,所以选择了,儒家思想来保护法家思想,让法家伪装起来,这就是外儒内法的源头。”

“法家追求的目标就是‘民自治’,让人无惧于暴力与罪恶。《商君书》立法令明白易知,置法官为天下师,万民皆知所避之,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故天下大治也法家的特点就是不断奋斗,维持公平,保持强大,永远先进。所有的宗教和无用的学派都描述一个看似美好的最终目标,例子如儒家、佛教、拜火教、罗洲至高神教的最终阶段等,只要到达了那么就可以不用再奋斗,这些其实是迎合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故言人之初,本恶恶就是包含对腐朽懒惰安逸的向往。”

“法家行事手段有三,一赏一刑一教一赏一刑,指的是统一赏刑标准,不管涉及到谁,不管这个人以前做过什么,以后将做什么,对于他现在的行为都要论功行赏、论罪处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