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 更待何时 (第6/12页)

加入书签

归。还不是一个道理。”

白庸哈了一声,不置可否,继续道:“欲修长生,须识所生之本,欲求不死,当明不死之理。人,是万物之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先贤穷尽毕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防治疾病、延长生命的方法,探索全息体与肉体之间良好的结合,维持这一对阴阳的动态平衡,延缓其分离之日的到来,故而形成千门万派,供后人因才选用。生死皆可改,唯凭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给全息性体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看能为人者是否能把握住这个机缘。通过修德、修心、修性命,改造自我,使性命不随常道顺变。运用为道日损,修累功行,逆转命运,再造性命,改变死途为生路,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才是超脱生死的根本途径,才是真正的生生之厚。”

上官婵脸上挂着无所谓的表情,脑中却在积极的思考着,毕竟这是白庸通过生死之道领悟出来的道理,自然有几分道行在里面,值得琢磨。

墨娴对此不感兴趣,何况她也不是道家,并没有被吸引住,仍是在欣赏着风景。

没有修道的白如雪反而是第一个明悟的:“这道理,跟岐黄术中‘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有许多想通之处的。”

白庸所讲的是生死之道中的生,跟岐黄术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