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二节 说情 (第1/8页)

加入书签

南唐的这次北伐,可以说既在孟聚意料之中,又在他的预计之外。自从南唐皇帝仁兴陛下就位以来,这位颇具雄心的青年皇帝就一直积极整军备战。他清洗了无能的军中老将,脱颖提拔了一批颇具才能的青年将领,重金投入斗铠的生产和研制,重用萧何我、沈浩然、卫颖等精明能干的军事将领,以强势的主动姿态眺望长江以北的广袤平原——事实上,从太昌七年开始,南唐准备要北伐的消息就广为流传,连洛京卖茶叶蛋的小贩都知道了。但无奈,皇帝虽然雄心勃勃,大臣却多是打酱油的。历史上,南朝也不是没北伐过,每次都是雄心壮志开头,哭哭啼啼结束。北兵强悍不可敌,这已是南唐朝臣的共识了。打赢了还好说,万一打输了,惹翻了北兵,杀过长江来怎么办?面对雄心勃勃、满腔热情的青年皇帝,老奸巨猾的朝臣们当然不会反对——这是立场问题,绝不能错的——我们绝对支持陛下北伐,但北伐的目标是哪里呢,是西蜀,还是北魏?在江都朝廷上,两派大臣争辩不休。按照孟聚的看法,该选择江淮还是巴蜀,这纯粹是个战略问题,应该由将军们来讨论,分析双方军力、装备、地形等因素,然后自然就得出结论了。但可惜,做决定的不是军人,而是朝中的大臣——哪怕再简单的事,如果交到了文官手上,那就会变成复杂的大麻烦。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